作者:陈雨童

        自从搬到帝国大厦边上之后,每天出入家门都被层层游客所淹没,卖票人的吆喝声在耳边反复回响——“Going up? Going up?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在纽约常年灰霾的天空之下,有时真的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然而,每当我倚在家中的窗户边,抬头看着帝国大厦的灯光时,游人的嘈杂声似乎瞬间静音了。纽约大厦的灯光因应纽约市的不同活动而变幻,它就像一个孩子的心情,似乎有一定的规律,但你又无法捉摸透彻。而灯光所照射到的地方,似乎都会被这位小孩的天真与生气所触动。

        有时也会想搬离纽约,尤其是在乘坐纽约地铁的时候。看着流浪汉蜷缩在一张纸皮上,闻着阵阵尿骚味,惊呼于流窜在铁轨间的硕鼠,我站在陈旧的地铁站台上,不仅被热浪闷出一身汗,还要忍受列车驶过时所发出的噪音,仿佛只要它再高一个音调,我的耳朵就要失聪了。然而,只要我一想到纽约地铁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不停运的工作状态,以及它109年的历史(纽约地铁自1904年开始运营),心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所以,虽然常常抱怨,但冥冥中却有一股坚定的信念,那便是我要生活在纽约。

        难以想象世界上会有任何其他大都会像纽约这样,在寸土寸金的水泥森林中建起一片绿洲——中央公园的秋天美得让人心醉;亦不曾见过哪座城市如纽约这般活跃,每个周末,流连于各种文化节、美食节、时装秀和学术展,让我开阔了眼界,并逐渐爱上纽约的周末;也不敢相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拥有纽约的魅力和包容,无论是唐人街、韩国城、日本城,抑或是小意大利、印度人聚居点,都能将我带到一个与“美国文化”完全不同的社区和生活环境中,仿佛坐上了时光机,或是手持通行世界的免签护照——在这里,世界各地的人们似乎受到某种召唤而来,并在此处找到自己的团体,少了一份身处异乡的忧伤。

        时临感恩节及圣诞节,纽约更是美得不像话。Macy’s 百货华丽的“Believe”大标志,洛克菲勒大厦前的巨型圣诞树,第五大道上百货橱窗里的华丽摆设,Bryant Park的免费滑雪场,都成了我重要的冬日回忆。

        除此之外,在纽约无论碰到什么名人都无须惊讶。我曾经在Union Square 见到《断背山》里的演员Jake Gyllenhaal,在书店见到Johnny Depp,在West Village见到《蜘蛛侠》里的James Franco,在唐人街见到Gossip girl里的Dan,在上西区见到正在拍戏的Megan Fox,在时代广场见到章子怡和王力宏。纽约人似乎不那么在乎明星,因而明星往往能安静地坐在咖啡馆外享受一份宁静。

        虽然美国当地人总跟我说纽约不是典型的美国城市——New York city is like another country,但我仍然坚信她就是我的美国梦,这里有如此多样的文化、如此多样的语言(你可以在纽约的常住人口中找到不少于220种语言/方言),对每个人的选择都充满包容——不论你是嬉皮士还是书呆子,是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你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一片天地。

 

        我欣赏这座城市的大气——她的包容性、她的承载力、她的多元化、她的生机、她的活力,一起构建了一个迷魂阵,将我牢牢地捆绑,使我甘愿归属,不愿离去。

 

写于2013年11月

 

 

注:本文源于陈雨童的供稿,非常感谢Melody時光城份|Sitytime.com的支持。若你希望阅读更多来自陈雨童的文章,欢迎继续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時光城份|Sitytime.com

本文链接地址: 纽约迷魂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