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yu

        来德国之前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大概只有几段历史和Made in Germany的过硬品质,以前认识的德国人也只有在高中遇到的那几个交换生。跟他们聊起各国教育的时候,发现除了天朝以外,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国家会鼓励学生玩命学习。高中毕业之前在一个德国同学家聚会喝酒聊天,暗恋很久的德国帅哥突然对我说,我觉得你很fragile,后来才知道这帅哥几乎玩遍了学校里所有稍有姿色的女生。高中之后在英国再没认识过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年遇到现任男友菲力。

        因为工作原因,我们搬到了法兰克福。第一次来法兰克福之前,来自拜仁州的菲力就表示他对这个城市毫无好感,相对南部人民对陌生人的热情,法兰克福乍看之下就是一座大冰柜,街上行人都像刚打过肉毒杆菌毫无表情,路人也绝对不会随便向你点头微笑问好。

        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位于德国中西部黑森州(Hesse/Hessen),作为全国金融中心,欧洲央行在这儿,证交所在这儿,林林总总各种规模的金融机构都在这儿,似乎不在法兰克福开个门面就忒没面子。在市中心散步如果稍微留意一下普通住宅楼的门牌就会发现“咦,原来Rothchild在这儿啊”,一种在碎纸堆里无意发现名家手稿的感觉。同时,法兰克福也是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法兰克福机场是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欧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汉莎总部也在这儿,而且从市中心到机场顶多只需坐15分钟地铁。法兰地铁四通八达,一般从法兰市内甚至边缘任何一个角落到市中心都不会超过20分钟,而且跟很多大城市不一样的是这里完全没有自动检票口甚至围栏,乘客随到随走,地铁工作人员每天就是四五个人集体随机进车厢检票,查到逃票者轻则叫出去重新买票,重则通通罚40欧。尽管这样,法兰地铁在上下班高峰期也不会挤得叫人喘不上气,偶尔大家还是很有人情味地为还在扶手梯上往地铁赶的人开门。

法兰克福市景

法兰克福市景

        法兰是一个年轻却不够时髦的城市,高街上的潮牌以德国自家品牌居多,或者一条大街会出现三家H&M。爱尔兰室友说她从来没在法兰买过衣服,除非不得已将就着去Primark买基本款。德国人更注重衣服的实用性而不是装饰性,因此最常见的就是路人可以穿一件冲锋衣度过整个冬天,无论男女。用室友的话说,他们好像根本不在乎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然而,德国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家居用品上,比如正被天朝人民疯抢的双立人WMF等等,这些在德国人眼中就像留学生的老干妈,平常到不可或缺。在菲力家里我见过专门用来砸鸡蛋的勺子或者专门用来掏番茄酱瓶底的棍子,还有大大小小各种材质用于不同就餐场合的碗碟酒杯甚至适合不同节日各个房间的蜡烛香包。

        若不是看见法兰路边的德语标识和满大街的德国车,你会误以为自己在任何一个国际都市的角落。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这种外来人口才不会觉得自己的存在突兀,街上满是世界各地的面孔和语言,大商场里更是有中文标识,以便官人们买完表速战速决。亚洲超市对于初来德国的中国人来说更是救星,不然每次我去超市过半时间都在查单词,据说有个中国同事买了一瓶漱口水,用了几个礼拜才发现是假牙护理液。这时候我们就会集体请教在德国生活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中国同事,他们会给我们对比各个超市的优劣;他们说在这里生活久了不敢回国,怕适应不了国内雾霾;他们说中国学生在这里始终处于劣势;他们说就待这儿吧。

法兰克福地铁

法兰克福地铁

        由于法兰火车站附近向来一片乌烟瘴气灯红酒绿,政府甚至定期在一栋荒废已久的大楼门口给毒友们派发毒品,领完后他们就顺势在地铁站口开始扎针,地铁站对面好几条街都是著名红灯区,影院也毫不忌讳地宣传正在热播的blue movies(情色电影),因此女生一般不敢独自在那边瞎溜达。而那栋荒废已久的毒品大楼对面就是中国人都爱吃的北方手工面,再转几个弯就是包子点心烧烤应有尽有。因为国际化,法兰大多数移民都操着一口流利英语,所以就算我只会讲几句德语,也足以应付日常生活,很多德国人也会因为你愿意尝试说德语而主动伸出援手。

        现在的生活轨迹是我从未想象过的,因此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大于恐惧。前段时间收到邮件说这个月底有免费德语班,于是早早报了名,只求以后在超市餐厅能尽量摆脱字典,或者能用蹩脚德语讲一段笑话,让大伙儿乐一下。

 

写于2014年1月

 

注:本文及照片均由Anyu提供,非常感谢Anyu時光城份|Sitytime.com的支持。若你希望阅读更多来自Anyu的文章,欢迎继续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時光城份|Sitytime.com

本文链接地址:你也想生活在法兰克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