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婷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热风转成凉风,秋天来了,荷花谢了,蚊子少了,虽然还会有蚂蚁在湖边爬。在康乐园年代,校园里本来有十三处湖泊池沼,而现在仅存“中大四湖”,东湖就是其中之一。它处于学校东区,近东门,紧邻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湖边种着各式树丛,因此,这里成了小公园。

        最近常常到湖边自习,每天早上都要和阿姨大叔们抢位置,他们总是占据了最好的石桌,抢得最佳观景位置。一开始不太习惯校园被这么多大叔大妈所占据——他们坐在湖边的石凳“梅花间竹”,他们读英文、读日文、读德文,他们谈论菜价、谈论别家孩子,他们扭腰扭屁股做早操,他们喝牛奶呆坐,或者抽着烟呆坐。

“老咗肠胃就系唔好啊,噚天煲粥,放咗旧烧排骨,太油啦,个肚受唔到。”

“你有冇先等旧骨出水啊?旧骨要先出出水架,去油。”

“系啊系啊!”

“如果煲菜就可以加旧萝卜啊,可以吸油,又入味。”

“而家啲萝卜贵唔贵啊?”

        话题从身体不好到烧排骨到萝卜到菜价到买咸鱼哪档好,我差点把面前的excel表格做成“每日菜价及时报”。我很好奇,似乎大叔聚集的那一天,大妈们就不出现;反之亦然。难道他们有轮班制,有签订协议?如果今天是大叔们的聚会日,估计可以听到单车上牌难,哪家装修师傅好,哪里可以钓鱼之类的新鲜咨询。大叔们会更加关心国计民生、忧国忧民一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如果碰上大妈的聚集日,仿佛遇上各种小型信息站,她们的来源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下午三点半烹饪养生节目、晚上7点档狗血剧、周末和亲戚喝茶的谈话内容、公园张贴的报纸栏(因为他们一般不会自己买报纸)、楼上山东住客的八卦……除了生活资讯,谁家小孩上了哪所中学,谁家媳妇的舅舅最近好像犯了事之类的,也是每日汇报重点内容。

热闹的东湖论坛

 

        我身处在这个热闹的论坛当中,一直尝试屏蔽这些信息,以专注自己的事情,但又忍不住去听。这不就是现场版的天涯论坛、豆瓣同城吗?只不过更生动一点,范围更集中一些。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香港有一档节目叫《城市论坛》,城市论坛是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一个讨论民生问题、文化教育、财经和法制等议题的实时直播论坛节目。小时候每逢周日,我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一群人,一群难以辨认身份的人,在一个公园里,身处在设施简陋的桌椅横幅中,开始讨论。有时候很激烈,有时候没什么人回应。我现在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难以通过电视画面来辨认他们的身份了,因为举办地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是任何人都可以到场的公共场所,而参与人员又是多样化的,节目每次均会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立法会员及政府官员讨论社会关注的政治、民生等议题,并让现场的市民发表意见。

        于是,我在这个东湖论坛中,感受每日信息的高速输入,接收每日资讯更新,收听各种八卦在各个家庭里的最新发展,感受阿姨大叔们的忧虑快乐。

        十点半,买菜的买菜,做饭的做饭,接小孩的接小孩,东湖论坛就像它无声地组织起来一样,它也不打一声招呼就散了。湖边瞬间回归平静。

 

写于2013年11月

 

注:1-本文源于李俊婷的供稿,感谢密西西路時光城份|Sitytime.com的支持。

2-本文照片由李俊婷提供。

3-若你希望阅读更多来自李俊婷的文章,欢迎继续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時光城份|Sitytime.com

本文链接地址: 东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