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密西西路

        下榻青旅的当天晚上就报名参加今天的森林徒步。结果到出发的时候,才发现这次行程被取消了。原因是组织这次活动的志愿者突然不想去了。但我还是很想去,一来是因为波特兰的森林公园(Portland Forest Park)是全美最大的市区内森林公园,景色非常好,我喜欢在森林里面走走。二来是既然决定了,就不想轻易改变。于是我在前台留了一个小留言条,说我还是会去,愿意去的可以一起走。最后有一位墨西哥哥哥与我同行。

        我以为他知道路怎么走,结果走了1个多小时,仍然是居民区。总觉得在无限靠近入口,却总也找不到路。

        我一直问路,路人就告诉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往上走就对了。也有人对我们决心徒步走上山表示佩服,还问我们是不是确定要走。在美国问路常常让我觉得很困惑,人们对距离的量度,对走路的抗拒(甚至说是恐惧),都让我搞不清楚怎么面对他们的“温馨提示”(或者说是“友情警醒”好了)。我在西雅图的时候,有一天打算从奥林匹克公园走到中国城,当停下来问路的时候,路人好心再三劝我不要走路去,因为实在太远了。最后走了大概1个小时,对于我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美国朋友常常开车到一个遥远的山区去“go hiking”。这让我觉得很矛盾,一方面觉得他们已经依赖汽车依赖到不会走路了,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永葆一颗爱走路爱自然的心。

        但无论如何,波特兰的自然都是让人十分喜爱的。尤其当我从市区走向森林的时候,有一种不知不觉便融入其中的感觉,甚至产生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快感。今天是周日,路上有很多人在跑步,也有很多人在遛狗。美国的商店到了周六日都特别早关门,这跟我们很不一样(听说欧洲,比如法国,周日干脆不营业。)——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商场到了周末反而会加长营业时间,因为人们在周末才有时间逛商场。于是我就想,老美到了周末都干嘛啊不逛街。现在看来,可能他们都到森林公园来跑跑步遛遛狗过个健康休闲的周末。有一家人来玩的,小孩子在森林里奔跑,爬到树干上,大声呼叫着落后的长辈,泥土沾在花裙子上,小女孩却不在乎。

        在市区里面能有这么大片森林,并且与城市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真是十分难得。波特兰森林公园是全美最大的城市森林保护区之一(one of the country’s largest urban forest reserves)。在有人来此定居前,这片后来成为森林公园的土地长满了花旗松林。1851年,来到这里的居民计划将这些树林砍掉,然后盖上房子。然而树林被砍伐之后,陡峭的山坡和不稳定的泥沙因为暴雨的冲击而形成了山体滑坡,居民只能放弃原本的设计,将土地捐给了城市。从1867年搬来波特兰牧师艾略特开始,多位公民领袖一直努力在森林中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终于在1899年促使波特兰成立了市政公园委员会,并于1903年聘请奥姆斯特德兄弟建筑景观设计事务所(Olmsted Brothers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Firm)来为波特兰的森林公园设计一套方案。通过土地捐赠、姆尔特诺默县(Multnomah County)的转让,以及拍卖欠税房屋的拍卖,波特兰城市俱乐部(City Club of Portland)最终提出了一项方案,将共计约1600公顷的土地创建为保护区。

        通过这个简单的回顾来看波特兰森林公园的建成,我发现这个故事很有趣。刚开始,人们发现新天地,来这里开荒建房屋,后来人们发现,这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因而引致了山泥倾斜,于是人们决定将土地捐给城市。随后,在牧师艾略特的带领下,人们开始推动森林公园的建成,人们先成立了市政公园委员会,确立了事情的合理性,随后请来了有名气的机构来设计专业的方案,加大事情的可操作性。继而通过各种土地的征收,最终由城市俱乐部提出最终方案,并且落实。我暂时不太明白波特兰城市俱乐部的身份以及在这当中的作用,但我看到了这背后的一股强大的群众力量。时至今日,这股力量仍未停止。 波特兰的生物学家及作家马西·豪尔(Marcy Houle)便一直致力于研究及保护森林公园的环境。我在搜集波特兰森林公园的资料时,找了她在2010年写的一封公开信“Forest Park: A Portland treasure at a turning point”,主要是呼吁人们减少对森林公园资源的开发(比如开发娱乐项目),她在信中写到“As a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a citizen advisory committee), I realize that hanging in the balance is Forest Park’s future. As a scientist, I know that an increase of any kind of use will impact the park’s resources to some degree. Moreover, changing from a directive of passive recreation to more active use also will alter the experience of all user groups. It’s imperative, therefore, that people who care about this splendid, world-class forest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在公开信的末端,她还提到“Forest Park is a gift to all Portland”。我想,正是这种市民责任感和公民精神,推动波特兰森林公园的发展,也推动了波特兰作为新城市主义代表的发展。

        以下这次徒步波特兰森林公园的记录。

穿过隧道。

我们穿过隧道之后,来到这个看似森林入口的地方。没有明显的入口标志,倒是旁边有几辆车停着。于是我们就决定从此处进入森林。

我一进入这个森林就无比的喜欢。这里不像加州那么干燥,这里湿气很重。但有趣的是,像今天这么冷,我也不觉得阴冷,不像中国南方的冬天。海拔不高,却有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最喜欢看着这些叶子腐化在泥土里。从树上的绿叶,到地上的黄叶,再变成枯叶,最后融于泥土之中,感觉就是一个神奇的轮回。

我很喜欢这棵树。这棵树倒了之后并没有死,而是从树干上生长出树根扎进泥土里,继续生存。这让我见识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之强盛。森林里的植物群生长到一定的时候,高大的植物就会遮挡下面植物的阳光和雨露,一些高大的老树会倒下(我忘了原因……),这时候“矮个子”的树就会得到阳光雨露迅速生长,森林就是如此生生不息。

墨西哥男大学里的专业是生物,所以他对森林的很多植物都情有独钟,尤其是蘑菇。他在这个树干上看到蘑菇,马上兴奋地摘了一个下来,还让我摸一下,说这种蘑菇没有毒,像树皮一样硬。

墨西哥生物男之蘑菇。

 

森林公园里有不同的徒步线路,不同的线路主题和风景都不同。

我们从山上走下来,又走了山下的一条路线。这条线路沿着森林小河展开,路更好走,也有更多人在此散步和跑步。

森林的小河十分有灵气,叮咚的水声在空灵的树木中回荡。我总觉得这种百年老树林都住着树精,是一片神圣的地方。而水总是代表清纯和灵气,它所到之处,都能洗涤出一种纯粹的神圣。

我特别喜欢树木上这种“衣”。我们学校的树上也有这种“树衣”,室友说这叫“龙鳞”,说明此地风水甚好。

路边的树干,蹲下来数年轮。

森林里的这栋石屋十分特别,像隐士的住所。

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走出了森林。在森林入口看到这辆车,赶紧拍个照片。波特兰是一座玫瑰之城,很多市政的标识都用玫瑰。

    最后附上一段Marcy对波特兰森林公园的描述: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what is natural and wild and beautiful about the Northwest… From this forest sanctuary, panoramic views of the city of Portland, the Willamette and Columbia rivers, and five major peaks of the Cascade Range …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tall fir trees. From its inception …, Forest Park has been a refuge for both people and wildlife, and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of Portland.

……抓住了西北天然、野生和美丽的本质所在……在森林保护区中,波特兰市的全景、威拉米特河和哥伦比亚河,以及喀斯喀特山脉五大山峰……都可以通过这些高大的松树尽收眼底。自成立以来……森林公园就一直是人类和野生动物共同的庇护所,是波特兰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写于2013年2月 

注:1-本文源于密西西路的供稿,感谢密西西路時光城份|Sitytime.com的支持。

2-本文照片由密西西路提供。

3-若你希望阅读更多来自密西西路的文章,欢迎继续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時光城份|Sitytime.com

本文链接地址: 波特兰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