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婷
午夜,赫尔辛基-万塔机场很安静。
机场的主色调是白色,高纯度的颜色和木头的颜色映现出来,宽敞明净,有空间感。若有图案,那就是Marimekko(芬兰著名品牌)的大胆花草或条纹印花,或是简笔画般的稚嫩笔触,或是细腻低调的自然质感,这都印证了大家对北欧设计的期待。
这是我第一次在机场过夜,突然想起《第一次真好!》的小学课文。廉价航空的转机等待,7个小时尚算正常。度漫漫转机长夜的方法不外乎三种:睡觉,看书,以及蹭Wi-Fi。经测试,赫尔辛基机场的Wi-Fi信号很好,不限时,也不需个人信息注册。专用桌子上有个充电小圆圈,旁边写着PowerKiss。经一番不懈研究,才发现是利用电磁感应充电,去尚开门营业的店借个小胶环插在手机上即可,这让我惊叹了好一阵子,高科技。
通常这个时候,机场里免税或不免税的商店都已关门,不能逛商店的感觉倒很好。唯有一间简易餐厅亮着灯,卖点寿司三明治,咖啡茶什么的,店员没有了人影。
转角处有个lounge。造型不一的浅色木椅子,柔和的灯光,铅笔画似的小鸟墙纸。在这个小空间里,悬浮着一块块木头,其实由透明细纤维绳从天花板和地板固定。旁边有“deadwood”的标识,表示取自干枯或被风吹倒等自然方式而死的树。轻轻触碰,传出风穿过树、溪水流淌、小鸟独唱或合唱的声音。于是,森林的声音回响在这个有着玻璃幕墙,白色砖石地板的深夜机场里。
这里是 “机场用户体验实验室”一些新想法的试验地。通常称lounge的休息室与机场公共空间稍稍隔开,需要收费或只供商务舱乘客/会员使用,而这个Kainuu lounge对所有人开放。
我跟朋友开玩笑,如果“死理性派”表示执着用逻辑理解世界,那么芬兰有点“死自然派”和“死技术派”吧。然后她去感受了一下厕所,发现四面皆是森林图案,鸟鸣树声不绝于耳,擦手纸是循环使用装置上的特殊布类纤维。
因为这个神奇的Airport tour,我后来又去赫尔辛基呆了一个多星期。有芬兰朋友问我为什么回来,因为这里并不是以旅游著名的地方。我回答:“那是因为你们机场的厕所特别好呀!”
于是,在森林里背登山包徒步,湖边睡吊床看晚上11点的日落,或是住宅区小山包上采野菜做沙拉;学用赫尔辛基天气预报和交通规划系统,还有野炊时的全套轻便用具。跟芬兰朋友一起辨别云的方向,辨别雷声和飞机声,辨别各种芬兰浆果的叶子形状,辨别鸭子和天鹅宝宝,还有不要去逗天鹅,它们很凶很大力。
有个朋友说,旅游看城市,和人交流,更多的是和新的想法交流;看自然,看山看海看树,更多和自己交流。赫尔辛基离城市1小时车程的偌大森林、湖泊,城市建筑规划的空间感和合理性,还有社会的高福利,良好的教育制度,令我感觉到,赫尔辛基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定,人与人之间,相对南欧人的些许距离感,和稍稍埋藏的善良友好。
写于2014年8月
注:1-本文属于机场里的小旅行My Little Airport栏目,该栏目常年征稿,欢迎投稿,一起在机场中探险!
2-本文由李俊婷提供,非常感谢俊婷对時光城份|Sitytime.com的支持。若你希望阅读更多来自李俊婷的文章,欢迎继续关注本站。
3-该画的创作者为李俊婷,由本人提供,非常感谢。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時光城份|Sitytime.com
本文链接地址:赫尔辛基的机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