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mma Lin
德国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不是音乐,不是城堡,更不是汽车,而是德国的各种环保措施。提起德国人的环保,稍微对德国有点了解的人都会由衷竖起大拇指。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我在德国几个月以来的环保见闻吧。
说起德国人的环保,不得不说的是垃圾分类,德国的垃圾分类的细致程度让人不得不佩服,什么垃圾该在什么时候怎么丢都有细致明确的规定。初到德国第一件事,便是向德国朋友学习如何丢垃圾。学生宿舍的垃圾分类相对而言是最简单的了,主要分四大类:纸张对应蓝色的垃圾桶;可自然降解的垃圾对应棕色的垃圾桶;各种塑料、锡、铝制包装装在黄色的袋子里面,每月统一回收两次;玻璃瓶子按照不同颜色(白色、棕色、绿色)带到回收点丢在对应的垃圾桶里面;其他的统一丢在黑色的垃圾桶,就连丢圣诞树的时间都是规定好的。总而言之,将能再利用的东西再利用,妥善处理可能会污染环境的东西,在德国,真心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错位的资源。
我觉得德国环保做得好的地方,在于让环保成为举手之劳,垃圾分类虽然听上去挺麻烦的,但对每一个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只是在丢垃圾的时候,按类别丢到不同的垃圾桶罢了,但这一步,却对后期垃圾分类处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关于这一点让我感受特别深的是废旧电池的收集。在国内,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随意丢弃电池的危害,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真心不知道要往哪里丢。学校里偶尔有社团在宿舍楼下挂起收集废旧电池的小箱子,但不知道到底这些电池是否真的得到妥善的处理。在德国,所有的超市出口都能找到一个收集废旧电池的小箱子,只要将废旧电池带到超市,便可以保证它们得到专业的处理。
除了垃圾分类,德国人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他们并不介意使用二手的东西。宿舍楼下、教学楼公告栏随处可见抛售各种物品的广告。我所在的小城时不时会有各种小跳蚤市场。不再需要的东西,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转手到需要的人手中继续发挥作用。除了跳蚤市场,我还经常在各种门口看到写有“Zum Mitnehmen”(请随意取用)的盒子,将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免费送给需要的有缘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政府也十分鼓励这种行为。有一次收到政府发给每一个住户关于垃圾分类管理及收取时间的通知的信里面,特别强调:完好的家具,衣物等可以捐或买给收购站。这样一来,物尽其用,原主人乐意,新主人高兴,这个世界也少了一件“垃圾”,如此三赢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在去汉堡旅行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的不是汉堡的景观,而是街边的随处可见的红色垃圾桶上面的话。我最喜欢的一句是:“Ich wär so gerne Müllionär.”(我想要成为垃圾富翁)。“Müll”在德语里面是垃圾的意思,这里巧妙地将“Millionär”(百万富翁),改成了“Müllionär”。看这个垃圾桶满的,已经是Müllionär了。有这么可爱讨喜的垃圾桶,还会有人乱丢垃圾吗?
德国的环保的成功,在于环保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德国人已经习惯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我们也应该向德意志民族学习,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将环保进行到底。
写于2014年2月
注:本文及图片均由Emma Lin提供,非常感谢Emma Lin对時光城份|Sitytime.com的支持。若你希望阅读更多来自Emma Lin的文章,欢迎继续关注本站。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時光城份|Sitytime.com
本文链接地址:德国人的环保
发表评论